啊!
正想着呢,我点的东西也都上来了。说是按份上,实际上端到桌子上的也就是区区的三小蝶儿。以我的胃口来说,肯定是吃不饱的,但也没办法,人家要打烊撵客了。
“老杨!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门一开,一个四十多岁,穿着军大衣,缠着厚厚围脖的男人走了进来。
不用细看,就冲男人的这身打扮,我就知道他是个在室外摆摊做小买卖的生意人。
“老三!别客气,我们也刚到。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宋元明!朋友都管他叫老三,常年在跑洛阳、西安、太原收货憋宝的。”
杨老板又把手指向了同来的两个人。
“这两位可是行儿里的大腕儿,这位是方安方老师,这位是梁久成梁老师。老三!他们二位可是专门研究漆木器的专家,你手里的那只盒子,如果他们二位打不开的话,恐怕你就只能砸开了。”
杨老板面带得意自信满满地说道。
“宋元明!宋老弟!别的先不说,就冲你这名字,我就觉得咱们有缘。”
坐在左边的方安说道:“我是专门研究宋元明清古家具和漆木类器物的,一听你这名字我就觉得亲切。”
“呵呵!宋老弟!你爹是不是研究历史的呀?这名字起得有学问。”
梁久成又接口调侃了一句。
“没有!没有!我这名字就是老人随便起的。按家谱算,我这辈是元字辈,就随便接了个明字,我就叫宋元明了。”
听几个人边说边调侃,我也有点儿忍不住笑了。好在是侧对着那一桌,笑笑也不至于让他们生气。
这时候,杨老板已经吩咐陈姓的伙计把先前点好的东西都上来,还要了一瓶二锅头。
“来!别客气,大冷天的咱们边吃边喝边聊。”
倒好酒,招呼着几个人吃喝起来了。
“老三!上次你给我看了那只盒子后,我回去就把照相给两位老师看了。他们非常的感兴趣,就跟着我一起来了,想当着你的面,深入研究一下实物。”
杨老板敬了几个人一杯酒后,把话头引到了正题上。
我一听他们似乎在谈论古董文玩的事儿,也就放慢了吃喝的动作,竖起耳朵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