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于正月十四在“染墨轩”书坊上架售卖,其时恰好王棣因那阕《木兰花》声动全城,有那士子见此书作者正是王初见,遂花了八百文买了一册,而后自是惊为天人,乃向友人荐之。
汴京城断文识字者逾十万,口口相传之下购《菜根谭》者无数。好在许五先早有预备,在第一批一万册售罄后及时加印,短短六日竟是售出三万余册。
这也是借了天时之风,此时进京叙职游玩省亲访友者众多,听闻京师出了奇书,一传十十传百,从众心理作祟,竞相购买。更有甚者,一买百多本,以离京回乡送赠亲友子弟。
如此这般,竟是一时汴京纸贵,王棣之名大放异彩。
原本,这样富含哲理的书当是阅尽人世沧桑者方能写出,但王棣先前便有种种妖孽之举,再推出此书还真未引发争议,只是将其声望又往上推了一层。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里立个根基”、“孤云出岫,去留任其自然;朗月悬空,妍丑忘于所照”……这样的句子,绝不诘屈聱牙晦涩艰深,而是近乎白话的絮絮叨叨,就好似至交好友喝着茶有一搭没一搭的扯着家常,偏偏每一句都说到了心坎里。这种感觉很奇妙,很赞。
至此,王棣进入了朝堂大佬的视线。诗词倒还罢了,只说明了个人文学修养,但似《论语集注》和《菜根谭》这等书可绝非常人能写出来的。此子……有经天纬地之才啊。不过,他这身份摆在那,纵然有人想示好,也得考虑考虑后果。
元佑朝以来,旧党将司马光、范纯仁和韩维誉为“三贤”,而将蔡确、章惇和韩缜斥为“三奸”。他们将王安石和蔡确亲党名单张榜公布,以示警告,同时对元佑元年被司马光斥逐的新党人员章惇、韩缜、李清臣和张商英等人再加以重贬,又铲除在朝的新党,如李德刍、吴安诗和蒲宗孟等人,都被降官贬斥。
而旧党内部因政见、学术见解分歧,加上人事倾轧而互相攻击,分化为洛阳人程颐为首的洛党,以四川人苏轼为首的蜀党,以及河北人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等人为首组成的朔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