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河山 > 第146章 阳关引(1/5)
    两世为人,王棣早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予人之感实在与年龄不符,从容淡定的不像话,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李师师便叹道:“奴奴性子急,常被嫲嫲怪责,三郎可真是不动如山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么?”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王棣淡笑着回答:“五柳先生说: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吾非智者亦非仁者,哪会不知悲喜?”

    “五柳先生陶渊明奴奴也是敬服的,可宠辱不惊这句话是谁说的呀?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与范文正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颇有魏晋人物的豁达风流。”李师师支着颐,眼冒小星星:“三郎随口所言皆是名句,真真是让人意外哩。”

    好吧,又收获迷妹一枚。

    王棣能否认么?不能,那便只好勉为其难的据为己有了。咦,似乎又有书可“写”了,而且非是寻常文章哦。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此言作为后世的装逼神句,其实出现在两本名着中,即陈继儒的《幽窗小记》与洪应明的《菜根谭》。

    此二人皆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府华亭人。明朝文学家、画家。诸生出身,二十九岁开始,隐居在小昆山,后居东佘山,关门着述,工诗善文,书法学习苏轼和米芾,兼能绘事,屡次皇诏征用,皆以疾辞。擅长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明代思想家、学者,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则归隐山林,修道求仙。万历三十年前后曾经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着述。

    后者虽然名气不如前者,《菜根谭》却是赫赫有名。据说洪应明住的地方,土质很差,农民种的蔬菜长得也不怎么旺,收成很差,生活很苦。农民将自己种的蔬菜拿到集市场上去卖,菜根苦涩又压称,买的人一般会去掉菜根,这样一来,农民的收入就更低了。

    洪应明当时生活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