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入宋,大相国寺不光是落落风尘中的一方净土,更是众多文人雅士心中的圣地。从唐代的大书法家李邕到宋朝的画家张择端,从一代名相寇准到当世文豪东坡居士,都在这里留下过一串串故事。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等也在这里留下了足迹。但最有名的当属‘吴带生风’……”
一个做文士打扮的青年口若悬河,说词自他口中滔滔不绝的说出。
这……算是导游了吧,王棣信步踱到一处偏殿,这里亦是人头攒动,正听那“导游”讲解。
“刚刚出道的吴道子,在老师张僧繇引荐下到了大相国寺,老方丈同意让他在这里画一幅壁画,吴道子深感在藏龙卧虎的大相国寺留下墨宝意义非同一般,数月来竟没敢动一笔。直到一个皓月当空的夏夜,吴道子在月光下徘徊,忽地看见自己飘动的影子。他仰望苍穹,只见当空的明月正射出万道光华,于是凝聚心头的神思一下子喷涌而出。吴道子快步跨入大殿,在墙壁前笔走龙蛇,时间不长,一幅生动传神的文殊维摩菩萨像惊现大相国寺。次日清晨,老方丈与众僧一进此殿,忽觉凉风习习,吹散了多日来的酷热。定睛一看,这风竟乃画中菩萨的衣带所生。老方丈不禁惊呼:真乃神来之笔,吴带生风。吴道子也因此画名扬天下,被誉为‘画圣’……”
王棣凝目看壁上的“文殊维摩菩萨像”,说不上栩栩如生,但庄严神圣,令人直想膜拜。画圣吴道子呀,下笔千金。他恶趣味地想:若是将这面墙完好无缺地拆卸了拿去拍卖,定能拍出一个天价数字来呢。
这大相国寺委实雄阔,全寺占地五余亩(换作现在的计算方式约三十三万平方米,比四十四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小些),辖六十四个禅院、律院,有僧千余。
寺内大三门、二门、三门、庭中、近佛殿、两廊、后资圣门……几乎所有空地都被用来设摊。
至于所卖物品,则更为琳琅满目——飞禽猫犬、珍禽奇兽,动用什物,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孟家道冠、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笔、潘谷墨,诸寺师姑卖的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襆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囊括了吃穿住行。
同时,这也是开封最大的娱乐场所,仅听书棚子便有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