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回村的白洁姐。
年少时惊鸿一瞥,春光乍泄,往后再看青翠苍山,总会下意识浮想联翩,总觉得那山不是青色,而是通体雪白,蒙上了一层绿纱。
脱掉绿纱,又白又大。
……
“过几天把李浪的猎物收购了,我这个月的指标就完成了。”
走在双水村泥泞的村里小道上,狗皮靴子踩着厚厚的积雪,“嘎吱”“嘎吱”一声又一声,张卫民扛着半个麻袋,满面红光,像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春风得意。
厂里的采购指标完成,他就不用扣工资,还有机会升职,当副主任!
“这李浪可真是我的福星啊,回头得多和他来往来往,给他捎点好处。”尽管喝了一斤高粱酒,张卫民脑子还是很清醒。
自酿的高粱酒,度数不大,张卫民是国营工厂采购员,应酬多,酒局也多。
这一斤的老白干,对他来说,小意思,也就过个酒瘾,喝个微醺。
李浪有能力狩猎到更多的货物,和他搞好关系,以后张卫民下乡采购,清单上缺的猎物和山珍,就不是问题了。
厂里领导偶尔也会换换口味,吃点野味,喝点鲜香的蘑菇汤。
这些就是张卫民的“投名状”,和领导搞好关系,把领导哄舒服了,他以后升职当采购部主任,就是领导一句话的事!
张卫民和李浪告辞,扛着装着三斤黄蘑的麻袋,沿着小道往村东头走。
一路上,他碰到不少双水村的村民。
张卫民是县里国营工厂的员工,干着是铁饭碗,每个月都能领工资,这放双水村,那就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
更何况,张卫民还是收购山货和猎物的采购员,这些靠山吃山的跑山人老猎户,自然上赶着巴结他。
一看到张卫民路过,村民们都满脸笑意热情地喊一句:
“张主任好。”
“张主任,刚从县里回来?”
喊他“主任”,自然是村民们的客套话,有巴结讨好意思。
张卫民也爱听这两个字,被人捧着有面子,虚荣心也很满足,反正他迟早要成采购员主任的,早点喊他张主任,又怎么了?
张卫民在八一轧钢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