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坐垫是长约十五寸,宽约十寸,厚三寸的四方形,边角做成圆弧状,四方形中间用线缝了六寸长的三道。
这三道缝是有专门的作用,一来可以阻止棉花团成一团,二来,三道缝离两边各留三寸距离,使坐垫中部和两侧在高低上有了坡度,形成了能嵌合臀部的形状。
这是宁安特地按照她当初最喜欢的坐垫设计的。
蒋英用手掌压在上面按了按,道:“这个比原来家里椅子铺的更厚实、舒适。”
坐垫这个时代也是有的,只是为了铺在木头椅子上好看,做的都是四四方方的平面坐垫。
“娘喜欢,等做完腰靠,我给娘也做一个。”王熙欢喜道。
自己做的东西,被别人喜欢,是一件开心的事。
“不急不急,我在家里用不着,做完你爹用的,好好歇歇。这阵子累坏了。”
大儿媳虽在做饭打扫这些杂事上做的相对少,但是整天缝被子、做衣服、做鞋子,忙的也不轻。
一大家的衣裳鞋袜,做完冬天的做春天的,做完罩衣做里衣,针就没有哪天不拿起来过。
“不累,儿媳喜欢做针线。”王熙顿了两秒,“家里还有块绛红色的料子,色正不扎眼,我用那块布给娘做。”
蒋英看大儿媳颇为积极,笑着答应了。
“好。”
他们家婆媳和气相处,最关键的是都自觉。
王熙不喜欢做饭洗衣,那她就多做针线来补偿。
郑晴洗衣做饭比她多,但是王熙时不时给宁适和宁宜做衣裳,郑晴也没有怨言。
蒋英将两个儿媳的举动都看在眼里,只要两人处得好,她就不多话,不插手。
所以王熙和郑晴嫁进宁家十几年,没有过婆媳问题,也没有妯娌矛盾。
许是日子过得顺心,王熙和郑晴都比同龄的小姐妹看着年轻。
王熙回娘家探望父母,也会听母亲在她跟前抱怨大嫂二嫂哪哪做的不好。
王熙总会告诉她娘,“掌家权都交出去了,娘就别管那么多,只要哥哥嫂子夫妻和睦,阿娘要坚持不聋不哑不做阿翁。”
然后得意洋洋地,“看我婆婆做的多好。”
她娘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