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古人们看完之后,心中震惊无比,纷纷感慨危害确实太大了。
【综上,要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就只能是把华夏南部,占据80的水资源调,一部分给北部。】
【1952年,伟人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这也是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首次提出。】
【50年后的2002年,经过多年的规划和研究,这个巨型工程终于正式启动,被称为“南水北调”工程。】
【下面,我们就看一看这个巨型工程,具体是如何进行的。】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众多古人,尤其是那些古代水利专家,瞬间集中了自己的注意力,愈发专注地看向了高空巨幕。
把“南方的水调到北方去”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真要实际做起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甚至可以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所以,他们很好奇,后世华夏的南水北调工程,究竟是如何进行的
能不能取得成功
【“南北北调工程”从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建起华夏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总体格局。】
【东线工程的在长江下游的扬州,终点在天津。】
【主体工程由输水工程、蓄水工程、供电工程,三部分组成。】
【从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从长江下游干流提水,沿京杭大运河,逐级翻水北送。】
【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后,分水两路。】
【一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从长江到天津北大港水库,输水主干线长约1156千米。】
【另一路向东经新辟的胶东地区,输水干线,接引黄济青渠道,向胶东地区供水。】
伴随着字幕旁白解说,一张巨大且清晰的华夏地图,出现在高空巨幕中。
在地图上,有一条颜色鲜红的线,这条线正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线路走向。
并且在红线上,还清晰标注出了,东线工程的关键节点。
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