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刷的视频通古代 > 第68章活字印刷,极大提高知识的传播范围(3/3)
。擢授国子助教,迁太学博士”这已经能算科举制的雏形了。”

    “对,不仅北朝有记录,南朝刘宋也有记录,譬如宋明帝泰始三年,曾从骆宰议定《策秀孝格》云:五问并得为上,四、三为中,二为下,一不合与第。”

    “杨广开创科举的说法,是指大业二年他开设了进士科,然后把这个算作开创科举,非要这么硬算,倒也不是不行。”

    “严格说起来,无论是南北朝,还是隋朝,都要求考生具备五品以上官员的举荐才能参考,究其本质,更像是荐举,并不算真正的科举。”

    看着弹幕评论中后世之人的诸多观点,历朝历代众多古人各有所思。

    对于科举制的开创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他们也是各有各的看法,没有统一的答案。

    【直到隋朝灭亡,唐朝建立之后,在唐高祖和唐太宗的连续高压之下,真正的科举制度才得以初步成型。】

    【这项制度有三个重点:一、投牒自应,读书人都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非要先由官吏推荐;二、考试定期举行;三、制定一套严格的考试标准。】

    【科举制度的推行,确实遏制住了门阀士族的渗透。】

    【但让帝王想象不到的是,那些出身于平民百姓,成为新兴门阀的学子,并没有选择维护他们原先的阶层,而是选择与老牌的门阀士族联合,又重新锁死了科举制度。】

    【在《隋唐史》之中记载,唐宰相三百六十九人,仅出自博陵崔氏十房就有二十七人,这还只是一个家族。】

    【而类似崔氏这样的门阀,在唐朝整整有28个。】

    【其中,最为人知的,便是五姓七望。】

    【除去宰相之外,在唐朝录取的几千名进士中,士族门阀的比例,依旧可以占到80。】

    【他们虽然不能废除科举,但是却可以通过庞大的资源,来控制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