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其具体是什么技术,但既然后世之人说其能极大提高知识的传播范围与速度,那对大唐来说,就是极其有用的。
“能让科举发挥出真正威力吗”
“朕很期待!”
李世民心中拿定主意,一定要让大唐的工匠,将活字印刷术研发出来。
随后,他将此事交给了李治负责。
大宋仁宗位面。
宋仁宗赵祯看着高空巨幕,心中一震:“本朝居然有人发明了,如此重要的技术这如何能错过”
紧接着,宋仁宗下达了一道旨意,令各地官员,在各自管辖范围内,寻找名为毕昇之人,并尽快带其入宫见朕。
既然后世之人说这活字印刷术作用巨大,那他自然不能让这一技术,如同原本历史时空那样被人忽视。
等找到毕昇之后,他不仅会重重赏赐此人,还会让朝廷大力推广这一新的印刷方式。
大明洪武位面。
朱元璋此时感兴趣的,是另一个问题。
“后世华夏用来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方式,叫公务员考试”
“后世之人口中的公务员考试,是考职位,是什么意思呢”
他觉得,后世华夏在各方面都要远胜大明,自然在人才选拔制度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能知道后世华夏公务员考试的更多信息,也许就能参考其,对大明的科举制度,进行调整与完善。
带着这样的期待,他继续看向天幕。
【尽管隋朝沿用了南北朝时期的科举制,但想要参加科举考试,依然需要得到五品以上官员的推荐。】
【这一时期门阀士族的官员比例,还是维持在67左右。】
弹幕评论飞出:
“看来科举制还是有效果,起码官员来自门阀士族的比例,从八成降低到了不足七成。”
“不对啊,不是说科举制源于隋朝,杨广开创的吗这个隋朝沿用南北朝科举制的说法,从何而来”
“关于科举制的诞生日期,众说纷纭,源于南北朝也是其中一种观点。”
“这个说法是有史料支持的,譬如《北齐书》卷四《马敬德传》载:“依秀才策问,唯得中第;乃请试经业,问十条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