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因此皇帝在挑选合作对象时,常常会有意无意地绕开这一群体。】
弹幕评论飞出:
“主要是知识的传播渠道被堵塞了,豪门世家有意垄断知识,让底层百姓很难获取知识。”
“豪门世家通过垄断知识的手段,实质上是在垄断朝堂的用人权。”
“其实不是皇帝有意绕开底层百姓群体,而是底层百姓群体在当时很难受教育,出人才的概率并不大。”
“西汉时期,还有一个客观难题,造纸术还没有被完善,书写材料还是厚重竹简,很不利于书籍的流通。”
“确实,造纸术普及之前,书写材料要么是重得要命的竹简,要么是贵得要死的锦帛。”
“竹简书写面积太小了,根本没法容纳太多内容,稍微字数多一点的书,就得很多竹简。”
“是的,比如《史记》,全书5265万字,约需要15100片竹简,重约50到60公斤,这东西压根就没法随身携带。”
“所以啊,造纸术真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发明,有了纸张,书籍的流通,简直是得到了史诗级加强,同样的《史记》,现在也就200克左右,轻太多了。”
“确实,要不蔡伦一个宦官怎么会史书留名呢,就是因为他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极大提高了纸的质量。”
大秦位面。
秦始皇看着高空巨幕中的字幕与弹幕,心头一震,眼中闪过震惊之色。
“造纸术纸新的书写材料”
“超过100斤的竹简内容,如果用纸张写,就只有200克左右”
随着这些念头在秦始皇的脑海中闪过,他对纸的兴趣越来越大。
作为一个勤政的皇帝,他每日都要阅读大量奏章,而这些奏章全是用竹简写的,重量不轻,拿得他手都酸了。
而如果大秦有纸的话,那他就再也不用受这份罪了。
并且后世之人的话确实极有道理,书籍只能用竹简撰写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书籍的流通,进而使得阻碍了知识的广泛传播。
如此一来,更广大的底层百姓无法学到知识,极难大量产生能被朝廷所用的人才,让朝廷不得不依赖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