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晃:“奶奶我也想吃!”
刘大爷咂咂嘴:“多少年没闻见这么地道的铁锅炖味儿了!”
徐应怜笑着擦了擦手,从碗柜里又取出几个粗瓷大碗:“都别站着了,快进来坐!今儿炖得多,咱们一块儿吃!”
她麻利地盛出几碗菜,金黄的汤汁浇在雪白的米饭上,看得人食指大动。
孟寻洲搬出自家的长条凳,孩子们早就围坐在槐树下的石桌旁,眼巴巴等着开饭。
思源端着比自己脸还大的碗,小心翼翼地吹着烫嘴的鸡肉泥,这是徐应怜特意为他们做的,毕竟他们现在还不能吃这些东西。
邻居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不住夸赞。
王婶夹起一块炖得脱骨的鸡腿:“应怜,你这手艺绝了!比国营饭店的大厨还厉害!”
月光爬上槐树枝桠时,石桌上的空碗堆成了小山。
孩子们捧着圆滚滚的肚子在院里追跑打闹,大人们则围坐在树下聊天。
晚风送来阵阵槐花香,混着铁锅炖的余味,在夜色里酿成最温暖的人间烟火。
孟寻洲给邻居们续上自家晒的槐花茶,茶香袅袅中,刘大爷感慨:“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咱们村有应怜这手艺,日子都跟着香了几分!”
徐应怜倚着门框,看着热闹的院子,心里满是说不出的踏实。
从当年在产房外的揪心,到如今一家人围坐吃饭的温馨,生活就像这锅炖菜,慢慢熬,慢慢炖,总会炖出最醇厚的滋味。
她转身回厨房,又往铁锅里添了勺汤。
锅里还留着不少,明天早起,给识字班的孩子们下面条吃,准能让他们多背两篇课文。
“真好,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徐应怜轻声笑着,怀里的两个宝贝早就睡着了。
婶子们自发的帮她收拾院子,刷锅洗碗。
“应怜啊,明天我给你送一块猪肉过来,咱们啊,都不白吃你的铁锅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