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服,\" 顿了顿,\"像会流动的长城。\"
豆豆突然举着玩具枪冲向阳台,枪管套着苏晚晴做的青花瓷套 —— 用的是礼服的边角料,枪管上的 \"奥运加油\" 字样,走的是顾沉舟 2000 年抗洪时写在救生艇上的粉笔字笔迹。\"太爷爷,\" 他的玩具枪对准夜空,\"我的枪能打中星星!\" 顾沉舟笑着摇头,发现枪管的准星位置,不知何时被苏晚晴缝了枚微型顶针,尾端 \"晴\" 字在烟花光芒中明明灭灭。
\"知道为什么在青花瓷里加红景天吗?\" 苏晚晴摸了摸豆豆的头,礼服的荧光纤维在他发间投下涟漪般的影,\"因为它既能在白天吸收阳光,\" 指了指渐暗的电视画面,\"又能在夜晚,\" 顿了顿,\"释放出咱们中国的温度。\" 顾沉舟望着妻子,发现她发间的银顶针不知何时换成了奥运五环造型,却依然保留着 1998 年的原始弧度,如同他们跨越二十年的相守。
当李宁点燃主火炬的瞬间,顾沉舟的战术手表跳出小川的消息:\"爸,击缶的灯光控制系统,\" 附带的工程图里,每个光源节点都标着拥军企业的坐标,\"用的是您 2018 年维和时的营地照明方案!\" 苏晚晴望着电视里漫天的烟花,突然想起 1983 年那个穿越而来的清晨,供销社的顶针滚到顾沉舟脚边,而此刻的鸟巢上空,他们的青春、奋斗与爱,正以最璀璨的方式,绽放成国家的名片。
\"你看,\" 顾沉舟握住苏晚晴戴着子弹壳戒指的手,戒指内侧的 \"舟晴\" 刻痕与电视里志愿者的袖口暗纹同时亮起,\"咱们的针脚和弹道,\" 指了指礼服与击缶装置,\"终于成了照亮世界的光。\" 苏晚晴点头,发现他们交叠的影子,正与电视屏幕里的青花瓷礼服、击缶战士的剪影,共同织就成一幅流动的中国画卷 —— 那是军人与军属用二十年时光,为祖国绣就的、永不褪色的奥运华章。
是夜,苏晚晴的工作日记写在开幕式节目单背面,字迹沾着烟花的余温:\" 当青花瓷礼服在鸟巢亮起,突然看见时光的答案 ——2001 年的申奥草图、2004 年的领奖服暗纹、2008 年的志愿者制服,原来每个针脚都是对国家的敬礼。顾沉舟的声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