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的春寒裹着消毒水气味漫进 \"舟晴缝纫社\",苏晚晴的银顶针在防护服图纸上划出急促的弧线。智能裁床正高速运转,切割着从部队仓库紧急调配的防水帆布,布料边缘的迷彩纹与顾沉舟 2001 年驻训的作训服如出一辙,却被她改成了带弹道线暗纹的防护服版型。
\"袖口要留三指宽的顶针位。\" 她的指尖敲着设计稿上的红色批注,那是顾沉舟昨夜用战术笔标注的医护人员操作动线,\"就像当年改救生衣的反光条,\" 指了指裁床上的荧光布料,\"每个细节都是战场数据。\" 顾沉舟的作训靴碾过满地的防护服样片,突然发现妻子在领口暗袋绣了极小的五角星 —— 用的是顾婆婆 1962 年拥军十字针,每个角都藏着红景天纤维。
\"老顾,运输路线定了!\" 退伍军人老张的作训服还带着 2000 年抗洪的泥渍,他举着顾沉舟手绘的运输地图,路线拐点标着当年的防汛哨位坐标,\"冷链车的消毒舱,\" 指了指图纸上的弹壳标识,\"按你教的战壕通风原理改造。\" 顾沉舟点头,看见老张的战术背心上别着枚特殊的拉链头 —— 那是小川用 2002 年的淘汰弹壳磨的,尾端 \"护医\" 二字带着孩子特有的歪扭笔锋。
缝纫社二楼的临时消毒间里,小羽正跟着顾婆婆给防护服缝洗涤标签,每个标签都用红景天线绣着 \"舟晴\" 暗纹:\"奶奶,五角星要绣在左胸,\" 她的银顶针发卡闪过微光,\"像爸爸的军功章位置。\" 顾婆婆的顶针敲了敲熨烫台,上面摆着刚消毒的顾沉舟旧作训服,被剪成了防护服的护颈片:\"1976 年唐山地震,\" 她的声音混着蒸汽的轰鸣,\"我给医疗队缝过二十件白大褂,\" 指了指小羽的绣线,\"针脚要像钢枪的准星般稳。\"
首批物资发车时,苏晚晴突然拦住顾沉舟,将枚银顶针塞进他的战术背心里:\"缝在防护服上的五角星,\" 她的喉结滚动,\"每颗都对着疫区的坐标,\" 指了指他胸前的运输队臂章,\"就像当年你在大堤上,\" 顿了顿,\"每个沙袋都对着洪水的方向。\" 顾沉舟望着妻子眼底的血丝,发现她工装上的 \"拥军标兵\" 徽章,不知何时换成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