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呀,这个答案,好像还是那么回事,李孟,你真是太聪明了,我都想亲你一下。”陈倩由于激动,不由得说漏了嘴,脸上泛起了红晕,李孟看她有些窘,便不好言语。
“大家排好队,我们现在去清华学堂,到那里先歇息一下。听导游小姐,给咱们讲解一下。”排长喊了两句,希望大家不要走散。他看李孟在那里发呆,喊道,“李孟,发什么呆呢,快跟上队伍。”李孟缓过神来,不好意思的看着排长,忙跑过来,跟上队伍。
“各位同学稍事休息一会,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些眼前的这座雄伟的二层的灰色建筑。”导游姑娘喝了两口水,润润嗓子。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建筑,采用了德国的建筑设计风格,青砖红瓦,屋顶有一定的坡度,这就是清华的早期建筑,清华学堂,习惯上也称作一院。一院前身为游美肄业馆。1910年11月更名为清华学堂。清末大臣那桐于宣统辛亥年提了匾额。现在上书的便是那桐的手笔……”导游小姐详细讲解着清华学堂的故事,大家为她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李孟也很羡慕这位瘦小俊秀的姑娘,李孟的历史不太好,一遇到数字时间就犯迷糊,为了能够记住这些枯燥的数字,李孟想了不少办法。后来,孟妈把她的学习经验传授给了儿子。把历史当成生动的故事来讲述,风趣幽默而且不容易枯燥,记得牢。初中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同学,把黄金时段播放的电视剧像过电影似的绘声绘色的表述出来,吸引周围的很多同学,都听他讲,李孟也很羡慕,也会凑过来听。
游完清华学堂,导游姑娘带领大家来到一块像窝在草地的绵羊形状的石头跟前。
导游小姐在讲解着,李孟看着石头若有所思,他想起了父亲弯曲的背。小的时候,常听人说,父亲是一部书,需要用一生来读。父母无怨无悔的背负着自己孩子的一切,他们的恩和德,也像地球母亲厚德载物一样的深厚吧。再苦不能苦孩子,再贫不能贫孩子。父母为了孩子能够上学读书,宁愿砸锅卖铁,背负一身的债,又有几人能够读懂他们呢。李孟看着校训石,他的眼眶湿湿的,他只能发奋读书,才能对得起父母吧。此时的李孟还没有从父子的纠结中走出来,在他的内心深处隐约中有一种痛,用茶水泼父亲一脸的场景,时时在内心回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