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之后,刚离开凰极殿,官员们三三两两的扎堆都在讨论这个事儿。
裴玄韫一马当先,大步往外而去。
郑国公龙行虎步追上前去,“裴相慢行。”
“郑国公有事?”
“是这样,裴相乃士林泰斗。
长子状元出身,次子于国子监教习,皆是青年才俊。
我家徽音为此次科举忧心,生怕力所不逮、不能报效家国。
还想请裴相指点指点,做些策论文章。
虽不及也,到底也想尽一尽绵薄之力。”
裴玄韫回望着他,面带三分讥诮,
“没记错的话,你家孙女儿生日宴时,我儿被下了迷药。
如今求到我头上,郑国公未免把本官想得太过大度了些。”
“此事我国公府上确有不察之责,但绝非出自我手,还请裴相明察秋毫。”
“本官自知,郑国公也不至于在自家府上办出这等蠢事。
郑大姑娘兰心蕙质、才华横溢,我看就没有必要画蛇添足了吧。”
说完了不等回应,拂袖而去。
望着快步离开的背影,郑国公摇头叹息,满是不甘神色。
什么策论的他自然不在乎,只是需要试探一番裴玄韫的态度。
若是满口答应下来,或者表现出任何积极的态度,说明对方必然会下场。
文人的手段防不胜防,若是如此,郑国公都有心不让徽音入考场。
反而如今这种态度更令他安心一些,当然了,也只是一些而已。
老狐狸坐镇凤阁台十多年,不是几句话就能看透的。
前头的裴玄韫面带些许愠色,走得虎虎生风,其实心里头痛快着呢。
哧……还什么准备科举,名字在奏折上吗你就准备。
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挺招笑话。
另一头,小九风风火火得撵上了陛下。
“母皇,小九想要出宫。”
“哦?做些什么?”
“找六姐姐商议科举之事。”
秦明凰:……
你但凡换个人呢?
有点老实,但不多;有点小狡猾,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