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县,放晴后老百姓久违走上了街头。
朝廷赈灾粮食中掺杂大量的麸糠,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大街小巷便怨声载道。
群情激奋之下,坊正、里正也按压不住,大量的百姓往县衙涌去。
城门处此时冷冷清清,一驾马车停在门洞下守着。
守门的兵卒都客客气气,因为这可是药商李家的马车,还是老掌柜的亲至。
之前缺少粮食,李家也拿出了自家储备,连着施粥七八日。
都是细粮熬的,稠得能插住筷子!
不仅如此,还免费为病人看诊,药材多是收个本钱,是顶顶好有良心的商户。
等了约莫一炷香,两架马车遥遥在望,前头驾车的正是娄五。
来到近前,老掌柜的已经迎了上去。
马车还没完全停下,车帷掀开,少年一跃而下。
“我的少东家诶!”老掌柜嗷唠一嗓子,激动得身子都在打颤。
李轩嘴角露出个大大的笑容,紧走两步搀住了他的胳膊。
“老东西,硬硬朗朗的?”
感觉到手臂上传来稳稳的力量,老掌柜笑了,“还凑合儿,能陪少东家再熬几年。”
“那是得多熬几年,可不得看着我娶妻生子,要不等教会了我儿打算盘再闭眼?”
“少东家说笑了,东家必然是要让读书的,打算盘可不行。”
李轩撇了撇嘴,不置可否。
“赶紧上车回家,已经备下了接风宴,就等着您嘞。”
“行吧。”
守门的兵丁也来凑趣儿,“李家少爷回来了。”
老掌柜连忙拱手,“是啊,总算是平安归来。”
“可喜可贺啊!”
“多谢多谢……”
三驾马车驶入城中,很快便遇上了激愤的老百姓,李轩也得知了赈灾粮食的事儿。
不过大家都认得马车上的徽记,对于施粥治病的李家存着尊敬,都未有冲撞。
不多时,顺顺利利驶入了李宅。
刚一关上门,李轩便沉了脸,“我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