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肃连忙回礼道:“不敢,不敢。”
“在下和公子相比,犹如萤火比皓月,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一番客套之后,唐伯虎便进入正题,问道:“玄德兄,你说那《见闻录》已经编撰了三千册,能否让我过去一观?”
刘备大笑:“哈哈哈哈,三千册已经是半月之前的事情了,如今已经多达万册。”
“公子舟车劳顿,不如先去沐浴更衣,你我痛饮一番后再行阅读,如何?”
“不了,还是先看书吧。”唐伯虎摇了摇头,拒绝了刘备的提议。
随后,他又说道:“这些书籍关乎我能否证道,也关乎神州能否在波旬手中存活下来。”
知道波旬之事的人并不多,当初张三丰去找各国君主,请他们下令编撰见闻录时,并未说明这个情况。
张三丰之所以如此,乃是不想让波旬注意到唐伯虎。
若是大张旗鼓,泄露消息,波旬极有可能会从中作梗。
刘备等人,还以为这就是唐伯虎喜欢看书,但大部分书籍都已经看过,所以才来请自己帮忙编撰呢。
如今听到他这番话,众人这才知道编撰见闻录,实则另有深意。
“这波旬是什么人?”刘备不解问道。
唐伯虎淡淡一笑,将波旬之事讲述一遍。
闻听过后,三人均是面容震动,神情间浮现一抹惊讶。
鲁肃喃喃说道:“天地人合一的证道者?”
“这可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啊。”
当初,张三丰也曾找到东吴,但孙权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虽然入道者的吩咐,他不敢不去办理,但进程却是极慢,直到现在也只完成了不足一千册而已。
对比刘备和曹操,简直差了太多。
如今得知波旬之事后,却是截然不同。
鲁肃心中暗暗决定,回去后定要劝主公全力办理此事。
若是能借着读书的名义,请唐公子去东吴一行,那就更好了。
届时,也能趁机讨好巴结。
这刘备和曹操,都与唐公子有些交情,对于东吴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哪怕唐公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