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人工智能科研方面的科学家,整天忙得跟陀螺似的,时间被秘书安排的满满当当,他那样的大忙人,能给你抽出二十分钟采访时间,已经很是奢侈了。
在采访人工智能科学家董明柏的时候,董明柏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是值得赞叹的,但在赞叹的同时,还有些担忧,为我们的明天担忧,担忧科学会成就我们的明天,说不定也会毁掉我们的未来。
科学真的是把双刃剑么?科学和技术自从17世纪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不但充分显示了它的造福功能,也逐渐暴露出对自然和社会的危害。
仅仅说人工智能吧,有利也有弊。人工智能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魔音,甚至最后会毁灭我们人类文明的进程,让人对未来捏着一把冷汗。
孙莲心采访完了董明柏以后,这个整天泡键盘的键盘侠,很快就把那篇人工智能的新闻稿写好了,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董明柏,他审读以后,对稿子很是满意,对个别词语进行了一些增删或者润色,就通过了审读,返还给了孙莲心,说可以发稿了。
孙莲心采写的这是一篇有分量的稿子,没有积压,很快就过了三审。副社长胡知侠通知孙莲心说,你写的那篇采访董明柏关于人工智能的稿子,明天就会见报了。
按照常规,报社发表某某记者的某篇新闻稿,很少会通知作者发稿见报的时间,记者接到见报时间,这种例子鲜有。接到副社长胡知侠的电话见报通知,他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让孙莲心这个中间媒介转达一下董明柏,提醒他即时看采访自己的新闻稿,不要误了。
因为董明柏特么的忙,不提醒他看报的话,闹不好会错过最佳阅读的时间。新闻都是一条条鲜活的鱼,错过了就没有新鲜感了。
孙莲心接到副社长胡知侠的电话通知以后,她就给董明柏发了微信,提醒他到时候别忘了看报。
给董明柏发完了微信,孙莲心想,人们会对她写的那篇稿子感兴趣吗?人们不会光顾着挣钱,对人工智能科学麻木不仁,漠不关心吧?
反正她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她不惜笔墨,熬夜费神,认认真真把稿子写了,见报以后,读者怎样评价或者阅读,那是读者的事儿,她也尽到了一个记者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