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重新修筑的潼关,既有对其坚固防御能阻挡叛军的期待,如诗中通过潼关吏之口描述潼关“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又有对能否守住的担忧。这种矛盾情感源于对国家命运的高度关切,担忧重蹈哥舒翰兵败覆辙,反映出他心系天下、渴望国家安定的情怀。
引发对历史教训的反思:此前哥舒翰潼关兵败致长安沦陷,这一惨痛教训让杜甫在看到潼关再次设防时,不禁反思历史。“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表达对昔日战败的悲痛,“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则是严肃告诫,希望当下将领吸取教训。创作背景使诗歌融入对历史的反思,增添了情感的厚重感与思想深度。
体现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创作背景中,百姓因战乱遭受苦难,既要承受战争破坏,又要承担修筑工事的劳役。杜甫作为心系百姓的诗人,“士卒何草草”体现对筑城士卒辛苦的同情,这种同情是对战乱下广大受苦民众的悲悯,使诗歌情感更具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