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道:“好米,好米,多少钱一斤?”
服务员笑道:“这也不贵,一百两纹银一斤。”
钱老爷大手一挥:“来五十斤。”
“客官再看看这个,多功能木匣,既可以放蜜饯,又可以给家里女眷当首饰盒,可谓是一物多用。”
“多少钱?”
“三千两一个。”
“给我来五个。”
“这个藤条编织的垃圾桶,选用上好的深山老林仙人藤……”
“买了。”
“还有清酒,都是取自长白山天池之水,黑土地之精粮,经过精心酿造窖藏三十年(其实就是那二锅头,兑的白开水)”
“买,买,买……”
一趟下来,钱老爷撒出去五万两白银,成功拿到了一个玻璃碗,笑得合不拢嘴。
结完账后,钱老爷恋恋不舍地看着床上的玻璃,问:“我想把家里的纱窗全部换成玻璃的,能弄吗?”
服务员笑呵呵道:“能,能,能,有什么不能的,只要客官没事多来本店逛逛,给家里的夫人、小姐多买点东西,达到消费门槛,本店将安排专业人员亲自上门量尺寸,为您独家制定。”
“好!”
钱老爷走后,又有好几个富商带着大堆大堆的东西来柜台结账,询问如何定制玻璃。
收银员一边算账,一边若有深意地表示,玻璃窗制作太难,产量稀少,需要超级的大顾客才能定制,达到一定金额定制一块,若要将家里的窗户全换成玻璃的,那就得多来光顾。
在层层套路忽悠之下,扬州的有钱人争先恐后来消费。
如钱老爷这般,花钱毫不吝啬的,花了半年时间,消费四十多万两白银,拿到了定制资格,又等了两年多时间,才将家里的窗户换成玻璃的。
当家里最后一块纱窗换成玻璃的,钱老爷提前四年办起自己的六十大寿,将所有的亲朋好友请来家里。
一众来宾看到钱家的窗户都镶嵌上了玻璃,纷纷佩服钱老爷的财力。
钱老爷也借着这次寿宴,结交上了更多的权贵和富商,让自家的生意产业更上一层楼。
有钱人这个圈子特别现实,就喜欢跟有实力的人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