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门口时,梁老夫人严厉地说:“丞相是能臣,对太后娘娘忠心耿耿,你若敢勾结他人挡太后的路,别怪府里不念亲情。”
“是,孙女记下了。”
梁幼仪不傻,太后、祖父祖母联手打压自己,警告自己,傅璋一定在太后跟前说什么了。
他说的内容,不至于自己被定国公府视为弃子,又逼着自己屈服于他。
梁幼仪从议事厅出来,心里沉甸甸的,看着国公府上空灰蒙蒙的天空,默默地对自己说:天总会晴的!
不过,傅璋给的这个哑巴亏,她不想白白吃下。
“叠锦,你立即想办法拿一些吏部尚书夏大人的手稿、书信之类,内容无所谓。”
“好。”
叠锦办事,梁幼仪最放心,话少,活利索。
芳苓问道:“郡主,您要夏大人手稿做甚么?”
“当然是给咱们芳芷研究。”
“叫芳芷模仿夏大人笔迹?”
“对,叫咱们的夏大人写封揭帖给御史。明日,我要去麒麟阁与傅璋赏宝,怎么能少了御史大人?”
傅璋的背后是太后姑姑,梁幼仪扳不倒。
但是御史不同,他们是嘴替,还是疯狗,只要有机会下口,就可能咬出血。
傅璋做了初一,她要把十五做足。
祖父有暗卫,她必须做得更加隐蔽、谨慎。
叠锦去了不到半日,便拿回来一份拓文,是夏致远给死去的先帝写的祭文。
这篇祭文长达两千字,足足把夏大人的笔迹研究个彻底。
梁幼仪大喜,连夸叠锦聪明。
叠锦被夸得很不好意思:“别的书信一时半会不好拿到,只在他书房里摸到一份写了一半的折子。倒是这个祭文,直接拓下来就能用。”
梁幼仪把折子和祭文交给芳芷研究,叫芳芷模仿夏致远的笔迹,写一封检举傅璋的揭帖。
芳苓、芳芷都是梁幼仪的贴身丫鬟,芳苓善武,芳芷看着娇憨,但是她有一个别人不及的技能——
她能迅速辨认出他人字迹特色,模仿字迹,足以以假乱真。
这次的揭帖,梁幼仪叫芳芷模仿夏致远。
内容么,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