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 第60章 董昭归顺(3/4)

    “公仁兄!”

    二人携手相视,不由喜极而泣,一旁的沮授见状,也是默默点头。

    董昭随即便道:“属下既投主公,这便上表,辞去官职,明日便随主公返回广平。”

    张尘一听,心中暗自思量一番,旋即劝阻道:“公仁兄,这倒不必急于一时。”

    董昭不解道:“这……却是为何?”

    张尘说道:“如今天下,乱象未显,非英雄用武之时。此时,正当韬光养晦,广积钱粮,方可在乱世来时先人一步。公仁兄治瘿陶,民生富足,钱粮广进。如若弃之,岂不可惜?”

    张尘顿了顿,又道:“三年之内,我必升任刺史,掌管冀州。届时,方是我等大展拳脚之时。”

    此话一出,董昭、沮授俱是一惊。

    二人虽知张尘胸怀大志,但短短三年,想从一个县令做到刺史,掌一州之地,这谈何容易?

    怕不是异想天开吧?

    张尘面露微笑,心中暗暗思考。

    其实,他并非故作惊人之语,而是心中早有谋划。

    现下是中平二年,按照历史发展,灵帝是中平六年驾崩,距今只有三年多的时间了。

    灵帝驾崩,少帝继位,然后便是何氏专权,从而有了何进与十常侍之争。何进召董卓入京,诛杀宦官,乱世才正式揭开了序幕。

    必须在灵帝死前,据有一州之地,否则乱世到来,根本没有争雄的资本!

    若想达成此事,首先一点,就是必须能在京中崭露头角。

    自己现在平定贼匪,大破黑山,虽说立了不少功勋,但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上达天听的程度。

    除非立下真正的大功,才有可能入京见驾,得圣上及京中权贵的青眼。

    说起大功,张尘倒是想起了一桩。

    不久之后,即将到任的冀州刺史,就是来为自己奉上功劳的。

    王芬,当世名士,有大名于天下,汉灵帝时任冀州刺史。

    此人本该有大好前程,可惜却异想天开,竟然图谋废立之事!

    中平五年(188年),王芬与南阳人许攸、沛国人周旌等相互交结谋划,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为帝,最终事败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