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引入明代,未必不能带来一场小小的农业革新。
小雪见叶语闲沉默,笑道:“叶老板,你不会真的在想种田的事吧?”
叶语闲接着笑道:“我当然不是想着务农的事情,刚刚只是随口一说而已。”
小雪刚想开口调侃,却被叶语闲抬手打断:“不过说起来,后世很多人的认知其实被小说改写了。像你们常听说的《三国演义》,许多人以为诸葛亮是无所不能的‘卧龙’,其实那不过是小说里神话出来的人物。真正的诸葛亮,要看《三国志》和《后汉书》里的记载。”
他顿了顿,随即用平静的语调说道:“《诸葛亮传》里写得很清楚:‘亮躬耕陇畒,好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意思是说,他年轻时隐居山野,耕种田地,喜欢吟诵诗歌,常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时期的管仲和战国时期的乐毅——两个极有名的贤相与名将。”
香菱听得入神,点了点头说道:“诸葛亮好厉害啊!我听说书先生讲过,他还是唯二同时被供奉进文庙和武庙的人呢。”
叶语闲笑了笑,摇头道:“诸葛亮确实很了不起,但我要说的是——可惜,换成是我,我做不到。”
小雪眉毛一挑,带着几分戏谑:“哦?叶老板,这么没自信?”
叶语闲摊开手,无奈地说道:“别说像诸葛亮那样自比管仲、乐毅了,就算是耕田,我估计也只能勉强想想怎么让大家填饱肚子。我甚至连自称为老农民的老前辈都不敢自比,最多去想想怎么把产量搞上去,或者让稻子的口感变得好一些。而诸葛亮呢?同样是种地,他能搞出一个儒雅随和的大同社会新农村,教育长工,教他们耕作之余吟诗作赋、谈天论地,生活有滋有味,文化氛围浓厚。”
香菱忍不住笑了:“叶公子,你太谦虚了吧?你会讲这么多有趣的故事,要是种地,肯定也能教会长工唱歌、讲故事。”
叶语闲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唱歌讲故事倒是简单,可要真说治国安民、经天纬地这种大事,我可比不了那些历史上的贤相。真要奉旨耕地,我的目标啊,顶多就是想想怎么让大家不挨饿、吃饱饭罢了。”
说到这里,他抬头望着街道对面的青楼,听着那一曲曲悠扬的沪调,轻声自语道:“这些地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