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文字逐一读过,一字一字辨认。
过了好一会儿,她仍觉得不甚真实,便再三确认,生怕自己一时看错,
直到彻底确信那帖子上分明写着“吴论”和“薛家大小姐定亲”,并清楚标注是紫薇舍人薛家时,她才一脸恍然。
她不自禁开口说道:
“这宝姐姐是我以前在贾府住着的时候,认识的舅妈家的表姐。
样貌性格都是出类拔萃。
我一直以为她最终会嫁给宝二哥哥,谁能想到,这样的佳人竟然出人意料地嫁给了别人,实在耐人寻味。
我在贾府住了这么久,也从来没听他们有人提起过这桩事,想来应该是最近才定下来的吧。”
她言辞之间隐含一丝唏嘘,更多的是难以置信的感叹。
苏旭听罢,思忖片刻,温和说道:
“这位吴论,我倒是知道的。
他算得上是颇有才学的人,只不过出身家境稍显不足,是个尚未摆脱清贫的寒门士子。
他的家族世代读书,父亲生前是名举人,后来早早病逝,他与寡母相依为命多年。
好在考上举人后得了一些乡绅的资助,家中有了几十亩薄田可以维持日常,不过比起薛家的富贵荣华,自然是差得远了。”
黛玉听闻此言,轻轻点了点头,脸上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惊讶之色。
她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宝姐姐择婿的眼光,果然与众不同。”
黛玉顿了顿,又道:“年纪轻轻就能考中贡士,这样的人,才学见识自然是极好的。宝姐姐的眼光,果然高远。”
她又想起了宝钗管家理事的能干模样,
补充道:“宝姐姐自幼便协助家中管理商铺,见识阅历远胜于一般闺阁女子,自然不会拘泥于男方家境是否富裕。”
黛玉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赞叹,仿佛对宝钗的决定十分钦佩。
“她看重的,应当是才华、人品和气节吧。”黛玉最后总结道,“如此看来,宝姐姐果然不是寻常女子可比,她的眼光和胸襟,非常人所能及。”
苏旭听着黛玉对宝钗的评价,心中也对这位薛家大小姐产生了好奇。
他想起现代的电视剧里,经常有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