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也渐渐沉了下来。
忠顺王爷继续说道:“这琪官并非寻常戏子,而是陛下亲赐给臣的。贾宝玉此举,不仅是对臣的侮辱,更是对皇恩的藐视!”
他顿了顿,又说道:“臣斗胆说一句,若是其他的戏子,臣送一百个给贾府也无妨,但琪官是陛下所赐,臣怎能随意转赠?
就算这贾妃胞弟再喜欢琪官,贾府也该先上奏陛下,求陛下恩准,何必如此偷偷摸摸。如今贾妃胞弟这般作为,置皇恩于何地?叫我岂不是背上了负恩之罪?”
皇上安静的听完了忠顺王的抱怨,心中只觉异常烦闷。
这琪官之事,来来回回,竟成了北静王、忠顺王和贾府之间的拉锯战。
先前是北静王和忠顺王争夺琪官,如今又是忠顺王和贾妃的弟弟争夺,显得他这个九五之尊,竟成了戏子争夺战的裁判,实在是有失体统。
他揉了揉眉心,心中暗道:“这几个王公贵族,整日为了一个戏子争来夺去,成何体统!”
思及此处,他又看了一眼跪在下方的忠顺王。
这忠顺王是他的发小,在朝中也颇有势力,更是他最为倚重的肱骨之臣。
只因其他几个掌权王爷,如北静王爷,南安郡王,大多是太上皇的势力,对他这个皇帝,表面恭敬,实则阳奉阴违,只有忠顺王对他忠心耿耿,一心一意。
如今忠顺王受了委屈,而且这做错事的乃是他妃子的胞弟,他若是不出面给忠顺王一个公道,岂不是寒了忠顺王的心?
日后谁还会对他尽心尽力?
想到这里,他心中已有决断。
他轻咳一声,开口道:“爱卿,你起来吧。”
忠顺王闻言,连忙叩首谢恩,起身站立一旁。
皇上沉吟片刻,说道:“琪官之事,朕已知晓。贾妃这胞弟此举,确实有违君臣之礼,朕定会严加惩处。朕会请太后下一道懿旨,好好申斥贾妃,让她约束下娘家子弟。”
皇帝心道这贾妃的舅舅乃是京营节度使王子腾,自己一手提拔,就是为了对付军中那些太上皇旧部,因此也不能打压贾妃太过。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这戏子,朕如今正在推行戏子除贱籍的政令,你如此追着一个戏子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