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那男人于小五想你回去呢,随时可以指认你是假死。
到时候,你被打死事小,还会连累苏府,甚至连林姑娘也要跟着吃官司!”
紫鹃听了这话,吓得脸色煞白,她深知茗烟所言非虚,若是真闹到官府,后果不堪设想。
思来想去,她最终还是妥协了,颤抖着双手接过信,答应把信带给林黛玉。
当晚,紫鹃挑了个黛玉沐浴更衣的时机,偷偷地从袖中掏出一封信:“姑娘,有人托我给您带个东西。”
黛玉正对着铜镜梳理着湿漉漉的青丝,闻言秀眉微蹙,疑惑地瞥了紫鹃一眼:“什么东西?谁给我的?”
紫鹃故作轻松地一笑:“您看了便知。”
黛玉接过信,信封上没有署名,只淡淡地写了一个“林”字。
黛玉心中疑惑更甚,缓缓展开信纸,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竟是贾宝玉的亲笔信。
信中,宝玉先是嘘寒问暖了几句,随后笔锋一转,直指苏旭:“那苏旭惯会花言巧语,林妹妹切莫被他蒙蔽!他年纪轻轻便脱离家族孤身一人,接近妹妹和林姑夫,定然是别有用心!”
黛玉看到此处,心中有些不悦。
她与苏旭相处多日,从未看出他有半分不妥之处。
宝玉如此诋毁苏旭,让她心中颇为不忿。
信中继续写道:“宝玉虽不才,却也懂得些许识人之术。
那苏旭满口仁义道德,实则虚伪做作,如同那涂脂抹粉的戏子,看着光鲜亮丽,内里却是污秽不堪!”
宝玉将自己比作高洁的名士,将苏旭比作爱撒谎的伪君子,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苏旭的鄙夷和不屑。
信的末尾,宝玉还附上了一首诗:
金玉岂能同瓦砾,
芝兰焉能共蓬蒿。
明珠蒙尘终有日,
鱼目混珠岂长久?
黛玉看完信,脸色阴沉,将信纸揉成一团,扔在地上。
紫鹃见状,连忙上前捡起信纸,小心翼翼地问道:“姑娘,这……”
黛玉冷冷地看了紫鹃一眼:“以后不许再收这种信!”
紫鹃吓得一哆嗦,连忙点头称是。
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