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当然是想问自己题哪里不如意,可他觉得题不对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和那件事到底有没有关系。
“学生身世有些凄凉,王相想必也是早知道的,乡试后学生拒绝了原族认祖归宗的要求。
紧接着学生会试便落榜了,学生明白自己尚且年轻,文章有不足之处落榜也是应该的。
只是学生想知道是文章不对落榜,还是因为自己名声不对。
若文章不对的话,学生自然回去加以苦读三年后再来。
可若是后者……”
见他说到这里不说了,王知秋便笑眯眯地问。
“若是后者,你当如何?”
为了荣华富贵,再回去认回全族吗?
“学生好回去早为将来做打算。”认自然是不可能认的,李瑜拱手道:“或置地种田、或经商养家,总好过屡试不中蹉跎年华的好吧?”
王知秋看着面前坚韧的少年,眼底的赞赏更加浓郁了起来。
“我只能告诉你,你此次不中不是因为家事。”
哪怕是放弃自己的前途,也能坚定自己的选择。
很好。
他没有看错人。
李瑜闻言当即便放了心,立刻表示他三年后会再次来京的,他非要过了会试再当官不可。
待少年离开后,王知秋在原地沉默了良久才叹道:“过刚易折,望你能明白我的苦心。”
宁源他们因为还要参加殿试,然后才会换上官服风风光光回家祭祖,这一来一去少说要两三个月。
所以李瑜便收拾了包袱,自己先回家去了。
他还得回家成亲呢!
因为太忙宁源他们都没时间送他,可还是由宁家的马车送他归家,路上也只有小鹿担忧地、寸步不离地守着他。
这些日子郎君不哭不闹,好吃好睡地反而吓死半个人。
他常常半夜惊醒,生怕郎君想不开寻了短见。
好在到现在郎君看着都很正常,不像是那种想不开的人。
快马早就将会试的结果,传到各省各州府还有各县,等李瑜到家的时候就连殿试的成绩都已经到了。
宁源没完成连中六元的成绩,因为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