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不背叛!”
“很好。”吴仁安随手将心脏丢在地上,擦了擦手上的血迹。
“铁牛,将他们带下去,好生"款待",问清朝廷军情。”
“入我教者,当遵教规。”
“犯错轻则鞭笞,重则断粮,大罪者,处死!”
他指向场边早已准备好的刑台,那里摆放着鞭子、刑具,甚至一颗新鲜人头,血迹未干。
一血骨卫见吴仁安动作,便抱起人头便大快朵颐。
众人见状,不寒而栗,齐声高呼愿遵教规。
“此外,”吴仁安继续道,“教内设检举制度。
发现同门有违教规者,举报有功,赏粮加倍。
隐瞒不报者,同罪!死!”
这一招釜底抽薪,使新入教众互相监督,无人敢有二心。
入教大典后,吴仁安立即开始对新教众进行军事化训练和分级管理。
普通教众学习基本阵法与兵刃使用;体格强健者被编入专门战斗队伍,日夜操练。
而吴仁安则命令赵无常对所有新教众进行细致筛选。
甄别出一百余名有习武根骨的精英,单独编为“无生精卫”。
由他亲自传授更高深的武学。
吴仁安站在演武场中央,周围环绕着这支新成立的精锐。
他神色冷峻,目光锐利如刀。
“《百煞功》乃我无生教镇教神功之一,今传授尔等桩功基础。”
他双腿扎马,双臂平举,展示最基础的桩功姿势。
“此功入门易,精进难。唯有心志坚定,意志如铁者,方可小成。”
一百余人模仿吴仁安的动作,开始修习桩功。
不过片刻,汗如雨下,呻吟声此起彼伏。
这桩功看似简单,实则极为消耗体力和意志力。
“意守丹田,气走周天!”
吴仁安冷声指导,目光似鹰隼般锐利,在人群中搜寻着可造之材。
忽然,他目光定住,落在一名瘦弱书生身上。
此人名叫王青山,原是私塾教书先生,在粮政下被迫入教。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竟在练习桩功时表现出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