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根据海域水流、水温、地形等调整活动范围和捕食策略。长期在这样的环境生存交互,促使海豚大脑不断进化。
研究显示,海豚大脑相对大小在动物界靠前,大脑结构高度复杂,尤其与认知、情感、社交相关区域。
这让海豚有较高意识水平,能展现复杂情感,像关爱同伴、对人类友好,还能学习新技能,有力证明了生物与环境交互推动意识进化。
但这也只是理论推测,目前缺乏直接证据证实生物与环境交互具体如何引发意识产生。
通过例子,我们看到了生物与环境交互在意识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那么,从神经化学的角度来看,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又在意识产生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骁睿提出自己的疑问:“那从神经化学的角度呢?大脑中的神经递质肯定在意识产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吧?
不同的神经递质调节着大脑的不同功能,它们的变化会不会对意识的出现有影响?”
洛尘回答道:“你这个角度很新颖。神经递质确实对大脑功能至关重要。
以抑郁症为例,这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与大脑中血清素等神经递质失衡密切相关。血清素能调节情绪、睡眠、食欲等多种生理心理功能。”
骁睿疑惑地问:“血清素具体是怎么调节这些生理心理功能的呢?”
洛尘解释道:“血清素通过与大脑中特定的受体结合,来影响神经元的活动。
当大脑中血清素水平降低时,患者往往会陷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认知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比如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
从这个真实案例可以看出,神经递质的变化对意识状态有着显着影响,这也为我们思考意识起源时神经递质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方向。
在我们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这些神经递质也时刻在相互协作,维持着我们的意识平衡。
以帕金森病为例,患者大脑中多巴胺系统异常。多巴胺正常时调节人体运动控制、情绪、动机等多种功能。”
骁睿追问道:“那多巴胺系统异常具体是怎么影响患者的意识状态的呢?”
洛尘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