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底层密码。”
洛尘推了推眼镜,目光专注地看着弹幕,补充道:“这种共鸣很能说明问题。回到顾神提出的第三逻辑,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求生本能刻在dna,是无数代自然选择沉淀的结果。
生命进化中,对危险更警觉的个体,存活几率大,像对危险气味、声音敏感的动物,能更好躲避天敌、应对恶劣环境,它们将优势基因传递下去,求生本能就嵌入dna序列。
比如非洲草原羚羊,腿部肌肉基因发达、奔跑快的个体易逃脱猎豹追捕,基因在种群扩散,提升群体奔跑能力,对生存有利的特征通过dna遗传被保留强化,所以大家意识到这点会震撼。
而在有选择的求生过程中,生物的行为也会对基因进化产生影响。
例如人类长期从事某项特定活动,像世代以航海为生的族群,其基因中可能会逐渐出现更适应海上生活的变异,如对平衡感、方向感相关基因的优化,这便是有选择的求生行为反作用于基因进化的体现 。”
洛尘接着浏览弹幕,说道:“你瞧‘狗狗怕打雷那段,我家毛孩子也一模一样!’,从日常养宠经历出发,把理论和生活紧密相连,理解起来就轻松多了。
而且‘这和游戏里的“生存模式”好像!资源稀缺时必须主动策略’,从游戏领域拓展思路,让求生逻辑有了更丰富的解读角度。
从行为学分析狗狗怕打雷,是对未知、潜在危险自然现象的恐惧反应。
狗狗听觉敏锐,雷声远超承受范围,认知里异常声响预示危险,所以害怕、躲藏。
游戏生存模式和现实求生逻辑异曲同工,玩家面临资源有限、敌人威胁,要像现实生物一样制定策略、合理分配资源保证角色存活,这种类比助于理解求生行为本质与多样性。
从自然选择的角度看,游戏中玩家角色的初始设定如同生物的先天基因,决定了其基本生存能力;
而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有意识地做出策略选择,类似生物在后天环境中产生的有选择的求生行为,二者共同影响着角色在游戏中的‘生存进化’ 。”
骁睿笑着点头:“太对了!这‘狗狗怕打雷’的弹幕太有画面感了,一下就把抽象的理论拉回到生活日常,让我们更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