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番茄学物理 > 第143章 解锁死亡恐惧密码:演化进程、年龄差异与应对策略(2/4)
了欧洲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系列重大变革。”

    骁睿感慨道:“没想到一场瘟疫引发的对死亡的恐惧,能有这么大影响力。

    那在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对死亡的恐惧有没有因为医疗进步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呢?”

    洛尘回应道:“现代社会中,医疗技术的进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比如抗生素的发明,大大降低了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率;癌症治疗手段的不断创新,也延长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人们知道面对疾病时有更多的救治方法,心里会踏实不少。

    但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恐惧。

    随着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出现,人们开始担忧这些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风险,以及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改变。

    比如,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发了全球伦理大讨论,人们害怕技术失控,改变人类自然的遗传多样性,进而引发不可预见的死亡风险。

    所以,对死亡的恐惧在现代社会以一种新的形式存在着,从单纯对疾病、衰老导致死亡的恐惧,延伸到对科技发展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潜在死亡威胁的恐惧。”

    骁睿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说:“洛尘,我突然想到,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死亡的恐惧是不是也不一样呢?

    像小孩子和老年人,感觉他们对死亡的理解和感受应该有很大差别。”

    洛尘点头表示赞同:“没错,发展心理学对这方面有不少研究。

    小孩子在幼儿期,对死亡的理解比较模糊,他们可能把死亡看作是暂时的分离,类似于睡觉或出远门。

    随着年龄增长,到了童年晚期和青少年时期,开始逐渐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和普遍性,恐惧情绪也随之增加。

    特别是在青春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对未来有诸多憧憬,此时对死亡的恐惧往往与未实现的梦想、失去未来可能性的担忧紧密相连。

    而老年人,一方面由于经历了更多亲人朋友的离世,对死亡的现实有更深刻的体会;

    另一方面,随着身体机能衰退,自身离死亡越来越近,他们的恐惧更多集中在生命终结时的痛苦、孤独,以及对身后事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