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低等与高等生物:死亡威胁下的进化分野(2/3)
骁睿追问道:“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差别很大吗?文化对孩子的影响有这么大?”
洛尘接着说:“结果发现,尽管不同文化环境下儿童接触死亡相关信息的途径和频率有所不同,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对死亡的不可逆性、普遍性等核心特征的认知逐渐清晰,恐惧情绪也随之变化。
像在一些强调生命轮回文化的地区,儿童对死亡的恐惧增长曲线相对平缓,因为他们从小被灌输生命循环不息的观念,对死亡终结一切的认知较弱。”
骁睿好奇地问:“那在那些将死亡视为禁忌、较少正面谈论的文化环境中呢?孩子会更害怕死亡吗?”
洛尘继续说道:“在这一些将死亡视为禁忌、较少正面谈论的文化环境中,儿童在青春期前后对死亡的恐惧会陡然上升,因为此时他们开始独立思考生命终结的意义,却缺乏足够的引导,对未知的恐惧被放大。
这进一步表明,认知层面的发展以及所处文化环境,共同塑造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反应。
这种认知与文化层面的影响,与前面提到的意识与认知参与度、情感因素等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高等生物恐惧死亡的复杂心理机制。
在一些文化里,孩子从小被教育死亡是不好的、可怕的,长大后一旦深入思考,这种恐惧就容易被放大。”
“从情感层面,还有一个关于宠物离世对主人心理影响的研究。研究团队跟踪调查了数百名宠物主人,在宠物因自然原因死亡后的半年内,通过线上问卷、定期访谈等方式收集他们的情绪变化数据。”
骁睿连忙问:“这个研究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吗?宠物离世对主人影响能有多大?”
洛尘接着说:“结果显示,超过70的主人表现出明显的悲伤、失落情绪,类似于人类失去亲人时的反应。
而且,那些与宠物建立了深厚情感纽带,将宠物视为家庭重要成员的主人,在宠物离世后,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担忧加剧,对未来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失去更加恐惧。”
骁睿感慨道:“没想到宠物离世对主人的影响这么大,这能说明什么呢?宠物和主人之间的情感有这么深?”
洛尘解释道:“这说明,人类与其他生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