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物,反复引发肺部感染,同时也影响胰腺消化酶的分泌,导致消化不良。”
骁睿追问道:“除了这两种病,还有其他病症和转录翻译错误有关吗?”
洛尘接着说:“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亨廷顿舞蹈症是因为亨廷顿基因中的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
转录翻译后,产生的异常蛋白在神经细胞内聚集,患者会出现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还伴有认知障碍和精神症状。”
骁睿皱眉,关切地问:“太可怕了!那脊髓性肌萎缩症又是怎么回事?”
洛尘回应:“脊髓性肌萎缩症则是sn1基因突变,翻译出的sn蛋白数量不足,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化,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病情严重的婴儿甚至会因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
从癌症角度来讲,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由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形成bcr-abl1融合基因。
其转录翻译出的融合蛋白干扰细胞信号传导,促使癌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引发贫血、感染、出血等症状。”
骁睿若有所思,又问:“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错误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毕竟进化需要变异,这些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错误,算是一种变异吗?”
洛尘点了点头,继续分析:“从本质上来说,这些错误确实可以视为一种变异。
以幽门螺杆菌为例,这种细菌原本对部分抗生素敏感。但在一次转录翻译错误后,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抗生素难以与之结合,无法发挥杀菌作用,幽门螺杆菌从而获得了耐药性。”
骁睿眼睛一亮,说道:“这么说,这个错误反而成了幽门螺杆菌生存的优势!”
洛尘笑着肯定:“对。在抗生素广泛使用的环境中,这种耐药的幽门螺杆菌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大量繁殖,推动了种群的进化。
所以,转录和翻译中的错误虽然在个体层面可能引发问题,但在种群进化层面,却为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进化提供了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