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条件下,自我复制效率显着提高,这为生命起源的环境因素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骁睿追问道:“那现在的科技产物里,有没有类似处在模糊地带的东西呢?科技发展这么快,说不定有新发现。”
洛尘点点头说:“纳米机器人算一个。
像在人体血管里清理血栓的纳米机器人,能按程序运动、识别目标然后操作,这和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有点像,好似微观世界里的‘智能小卫士’。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团队在纳米机器人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突破,他们研发出一种新型纳米机器人,能够在模拟人体环境中自主寻找并修复受损的细胞组织,展现出了类似生物细胞的修复功能。
但它毕竟是人造的,用的是金属、半导体这些非生物材料,没有自然生命的遗传、进化特性。
不过科技发展这么快,以后说不定能让纳米机器人有更复杂的功能,到时候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界限就更不好划分了。”
骁睿摸着下巴,思考着说:“这么说,纳米机器人未来有可能具备部分生物特性?那这对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会带来多大的变革?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洛尘回应:“确实,一旦纳米机器人能模拟更多生物功能,医疗上很多难题可能迎刃而解,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也会带来全新的视角。
还有那些通过化学合成出来的物质,能自主组装成特定结构,遇到特定化学物质还会改变形状,展现出类似生物自组装和环境响应的能力,就像微观世界里会‘变形’的小工匠。
它们没有生物细胞的复杂构造,却有这些生物特性,给我们探索生物和非生物的‘灰色地带’提供了新方向,好像在告诉我们,生命和非生命之间,说不定不是一刀切的,而是存在连续过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