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是国际社会对月球的开发有了新的规则,他们不能随意行动了?”
“也有可能是他们的航天人才流失严重,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来支撑登月计划了。”
在直播画面中,骁睿疑惑地问道:“阿波罗登月计划耗费254亿美元(按当时物价水平,相当于如今数千亿丑元),动员40多万人参与,从1961年到1972年,完成6次载人登月。
可现在nasa连登月舱都造不出来,只能靠商业公司?”
弹幕瞬间被点燃:
“对啊!现在技术更发达了反而做不到?”
“阴谋论走起!肯定有外星人科技被隐藏了!”
“会不会是核冬天理论导致的技术倒退?”
“我听说土星五号图纸弄丢了,这也太扯了吧!”
看着屏幕上网友的回复,骁睿激动得差点打翻水杯:“洛尘你看,弹幕都在说图纸丢失!这怎么可能?那么重要的资料会找不到?”
洛尘快速敲击键盘:“土星五号的 f - 1 发动机采用液氧煤油推进剂,单台推力达 677 吨,在当时,其性能领先群雄。
尤为关键的是它采用的再生冷却技术,工程师巧妙地利用燃料本身循环吸热,以此有效防止燃烧室过热,成功攻克了大推力发动机工作时燃烧室面临的高温难题,让土星五号得以产生强大推力,将宇航员和设备送往月球。
即便到了现在,航天领域重新审视这种设计,发现其效率比预期还高 37。
然而,由于现代工业体系和制造工艺发生了巨大变化,像燃烧室的镍基合金铸造这类当年的关键工艺细节,如今若改用 3d 打印,成本反而大幅增加。
这足以表明,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这或许就是即便土星五号图纸尚存,复刻却困难重重的原因。”
洛尘紧接着调出一张泛黄的技术图纸图片,说道:“瞧,这是我从丑国航空航天博物馆官方数据库找到的土星五号发动机燃烧室设计图。注意看这个部位 ——”
他在图上圈出一处复杂的冷却管道,“这便是再生冷却技术的关键结构。当年工程师凭借创造性思维,利用燃料循环吸热实现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