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强大的探测器,甚至建立火星基地,进行更深入的地下探测。
因为火星表面恶劣环境可能使生命难以存活,但地下深处或许有相对稳定的液态水层和适宜温度,可能成为火星生命的‘避难所’。”
骁睿好奇地问:“那地下探测具体要找啥呀?”
洛尘回复:“而且,随着对火星大气成分和地质活动研究深入,我们对火星生命存在形式的认识也在拓展。
也许火星生命并非像地球生命一样基于碳基和水,而是以全新的、超乎想象的化学基础和生存方式存在。
再回到消失行星与火星的关联上,还有观点认为,消失行星的消失可能改变了火星的自转轴倾角。行星自转轴倾角决定其四季变化和气候模式。
若火星自转轴倾角在消失行星消失前后显着改变,火星接收太阳辐射的角度和强度也会改变,进而影响其全球气候。这种改变可能导致火星极地冰盖融化和冻结模式变化,进一步影响火星水循环和大气环流。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可能对火星生命演化产生深远影响。”
骁睿追问道:“那从现在的研究,能看出火星自转轴倾角有变化吗?”
洛尘接着说:“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地外文明在其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假如地外文明确实对消失行星采取行动,他们是否也对火星进行干预?
从目前火星表面发现的一些奇特地貌特征看,部分科学家提出大胆假设。比如,火星上某些看似规则的几何形状地形,是否可能是地外文明留下的遗迹?
又或者,他们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加速火星环境恶化,使其不再适合生命生存,以达到某种未知目的。
当然,这些都只是推测,需要更多探测数据和研究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