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知道,很多武者都有类似的想法,也创造过不少类似的武技。
但他们大多都有极大的缺陷,远没有蓄刀术高明。
此类武技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能把灵力安全地压缩并运转。要知道压缩灵力一旦失控,武者甚至有爆体地风险!
而蓄刀术最高明之处就在于,它的创作者曾经是在医学领域颇有建树。他根据人体多处穴位与经脉,共同构建出这道路线。
当然,如果非要从蓄刀术中找到一个缺点,那有一点勉强算。
当使用者压缩体内一成灵力攻击,那真的会失去体内一成灵力。压缩全部灵力,那武者就会力竭。
总之,就是使用多少灵力,威力就有多强,但也真的会失去多少灵力。
所以综合来看,这是一门杀招,只适合当做底牌,出其不意。
如果用来日常战斗,就怕一对多,一刀下去没能全部解决敌人,自己反而失去抵抗能力。
看完前面的介绍与修炼方式,杨慎行却发现后面还有两页。
一翻开,是一些崭新的字迹,应该是老师写下的见解。
果然,里面不仅有运转路线的标注,还有一句话。
据修炼此武技所悟,想要练成,具备以下四种特点的成功率更大。
一、能沉下心,毅力者
二、对自身灵力操控力高者
三、拥有刀意者
四、最好使用本命武器
第一不用多说,没有耐心与毅力,就无法认认真真地运转灵力路线。
第二则是因为,既然要压缩灵力,那对灵力的操控必须细微。
要知道很多武者,他们的关注点只是积蓄灵力突破境界,却不注重对灵力的细微操控。
这可是在体内,还是将灵力压缩,可不能有半点儿马虎。
所幸杨慎行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他心智成熟,早在刚开始修炼时,就心知很多眼下的小事,以后很有可能演变成影响未来的大事。
所以他在日常修炼时,也时常有练习细小的灵力操控。
有关于第三,为什么说有刀意之人更容易成功,可以与第四点一起说,邹老给出解释。
此武技的最难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