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不在两千,有些是送去北疆躲避南州的雪灾了。

    “谢知府这次终于替咱南州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有百姓夸谢知府此回做得好。

    “就谢知府能有什么功劳,分明是陆指挥使能力突出,他若不来咱们南州,我们的孩子靠谢知府能救回来吗?”

    另外一个百姓三言两语就反驳了他,把功劳都算到陆亭桓的头上,不认为南州这个知府有多大用处。

    况且,众人皆知是谢知府的无能,才导致南州贪腐横行,百姓们纷纷夸奖陆亭桓拨乱反正,这才是做官的人楷模。

    沈沐芸很满意南州的百姓对陆亭桓的肯定。

    踩在街上的厚雪,站在寒风里的她只觉这刮人的风都变得温热起来。

    “咏芳姑娘,你往后有何打算?”沈沐芸仍是忧心咏芳的性命,孩子没生下来,咏芳或能保住一条命在,若冯家孩子生下来,她这条命于冯家而言就不值钱了,有可能收受到打击报复。

    “我有做好心理准备,沈姑娘不必操心我的事,你们南州此行圆满破案,不日便要回京了吧?”咏芳有点舍不得沈沐芸,在南州相处的这几日,沈沐芸深深影响着她。

    “阿芸,不如就让咏芳去京都城吧,那里离南州路途遥远,冯家的手伸不了那么长,有心无力。”

    百里鸢提议沈沐芸带着咏芳去京都城,咏芳已经不适合在南州生存下去了,随时都是逼命的威胁,冯家两兄弟焉肯放过她?

    沈沐芸笑了笑,这事还得咏芳点头首肯,“阿鸢说得极是,她跟着我们也能有个保保障,冯绡就算要劫走她,也要看我们的人答不答应,不过也要问咏芳姑娘的意愿喽。”

    咏芳喜极而泣,“沈姑娘,如此就太谢谢你了,你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大好人,我自是千万个愿意跟着沈姑娘你们一块儿去京都城,见识京都城的繁华盛景,又能远离南州。”

    毕竟,咏芳也不想面对骨肉分离,孩子是她十月怀胎生来下的,为什么要给冯家?南州可算她的伤心地了。

    “不须言谢,保护好百姓是三叔应为之事,我就代他应下了。”沈沐芸话锋一转,偏头看向百里鸢,“阿鸢,千秋教的教众蛊毒都解除了吗?”

    “还未曾,百里家已与三家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