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让众人义愤填膺的起因。
席卷了半个幽州的大雨同样也席卷了冀州,甚至台风还是从冀州沿海登陆,而后顺势一路北上。在蓟县降下大雨之前,冀州的几个诸侯国都下了不小的雨。
面对大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
谢昭他们选择提前疏浚河道修建堤坝,带领幽州官员和百姓直面风雨在河堤上严防死守。
而冀州的诸侯国国主们选择了无视。
这种无视体现在了方方面面,每年伸手问朝廷要银钱修建堤坝时,他们从来不会落下。可是堤坝有没有修,渠道建了多少,他们就不管了。
大雨落下后,冀州西边的几个诸侯国因为地势高没有怎么受灾,但是东边的几个诸侯国一片汪洋,无数的村庄被大水冲垮,数不清的百姓遭了难。
眼见死的人多了,诸侯王们非但没有派人救援,反而开始推卸责任,有互相推诿的,还有将矛头指向北边幽州的。
清河国国主写了一份牢骚信寄给了谢昭,信上说:幽州在上游,将大量的水排到了冀州,让冀州百姓受难,谢昭要对冀州百姓赔款道歉,并且抽调人手帮助清河国主安置灾民。
部曲们原封不动地拓印了清河国主的书信寄到了王妃和卢肃手中,于是就有了卢将军怒火中烧骂街的后果。
看完清河国主的信件后,师乐安偏过头眉头微皱,半晌后吐出一口浊气。
难以置信再看了一遍。
这一次师乐安的眼神更加疑惑:“我想问一问,这位清河国主他……脑子正常吗?他是出于什么样的逻辑写下这封斥责信来的?”
卢肃梗着脖子吼道:“鬼知道他在想什么,就是个神经病。还阴阳怪气说我们的河流到了他们的境内,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脸敢说这种话!”
“他要是非要论个长短,那易水还是幽州和冀州的分界。大雨在冀州境内时,易水涨水冲了我们幽州的沿岸,我们说什么了吗?”
“死不要脸的东西,我们辛辛苦苦建水库修河堤,下大雨时蹲堤坝看水位。他们一个个醉生梦死,大水还在淹,百姓还在水里泡着,他们开始找理由找借口了。”
卢肃越说越生气,“不行,这口气就算我能咽下,我们幽州的将士和百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