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看明白了,回过神来了。师卿,你很聪明,审时度势体察人心八面玲珑,正因如此,朕才会重用你。”
“换亲替嫁这事,你做得不地道。”恒帝慢声道,“朕知道,当时那种情况,小六处境堪忧。你不想将心爱的女儿嫁过去,选择让一个不受宠的女儿顶替,其情可悯。毕竟朕也是父亲,也有好几个子女,厚此薄彼的事,朕同样也在做。”
“如今看来,阴差阳错之举并非是坏事。朕觉得,小六现在的王妃不错,你也算是无心中做了一件好事,成就了一段良缘。”
“朕原谅你了。你回吧,别跪在这里哭哭啼啼。”
师舒达一听,眼泪流得更凶:“陛下,青曼是臣珍爱的女儿,她已有婚约,万不能去和亲啊!求陛下开恩。”
恒帝又乐了:“朕圣旨还没下,你已经听到消息了。可以啊师卿,不愧是九卿之首,手段了得。”
师舒达以头抢地,流着泪不再辩解,口中只重复着:“陛下开恩。”
恒帝饶有兴致地看着师舒达,“怎么?舍不得心爱的女儿?师卿你要想清楚,不是谁都能成为朕的公主。”
师舒达泪如雨下:“请陛下体谅臣慈父之心,曼青从小娇惯,如此重任,臣担心她无法胜任。”
恒帝放下朱笔,脸上的笑容一点点收敛。师舒达和伺候在帝王身边的内侍总管孙德全都知晓,圣上要发怒了。
“你……”
恒帝刚说了一个字,就听御书房外传来了通传声:“陛下,二皇子殿下从东郊带回一株奇花,要献与陛下。”
恒帝强压着怒气,冷声道:“宣他进来。”
谢昀阔步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两个内侍宫人。宫人们手中抬着一盆开得正艳的红牡丹,大朵大朵的花开满枝头,一眼看去竟然只见花不见叶。
二月天就能开成这样,确实是一盆奇花。
谢昀行礼后欣喜道:“今日儿臣去东郊庄子,庄子上有一盆牡丹凌寒开放。儿臣觉得,这必定是天佑大景吉祥之兆,因而将花带回宫中献给父皇。”
恒帝看了花几眼,微微颔首:“花不错。不过你说说,哪里来的吉兆?”
谢昀诧异道:“匈奴议和难道不是吉兆吗?”
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