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皇子妃师乐安在神虎门前哭着拜别父亲,让谢昭必死的局面得到了扭转。
那日之后,大伯一日比一日高兴,经常逮着自己念叨,说这一颗救星有多重要。是他疏忽了,没想到救星是一个女子,若是将来遇见,必定要给她行个大礼。
如今,救星就坐在谢昭身边的椅子上,清亮的眼神正眼巴巴地盯着手边的一盘米糕。若是杨骁没看错,师乐安甚至在咽口水。
杨骁眼拙,没看出这个救星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许……大智若愚?
不怪师乐安被杨家的米糕吸引了注意力,穿越到大景之后,她还没吃过大米和大米制品。
大景的农业不太发达,受气候影响很大,大米产区集中在南方几个郡县,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吃到。谢昭在诏狱的那段时间里,师乐安的饭以杂粮为主,就连小麦做成的胡饼都难以吃到。
杂粮米口感粗糙,吃的时候刮嗓子,吃完了胃里空落落,和她上辈子吃的减脂餐没什么区别。
如今看到这么一小盘晶莹剔透的米糕,杨氏巧手的厨娘还将糕点做成了花朵的形状,师乐安眼睛都亮了:“真可爱啊~”
谢昭笑着拿起一枚米糕放在了师乐安手心中:“吃吧。”
师乐安一口就将米糕给咬了大半,熟悉的糕点香味感动得她都想哭了:“终有一日,我要让水稻长到大江南北,让每个人都能吃得起大米。”
这段时间教乐安读书识字,谢昭发现她对大景的认知少得可怜。也不能怪乐安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谁都有天真的时候。
谢昭笑了笑,好心解释道:“水稻只能长在温暖湿润的南方,它口感虽好,但是产量不高。长安有官宦人家在庄子上种植过水稻,后来发现养护它们太耗时耗力,远不如从南方购买。”
师乐安嚼着香喷喷的米糕,眉眼弯弯:“事在人为么,亩产低就想办法提升产量,驱虫肥田培育优质种子,一年不行就两年,早晚会达成的。”
谢昭发现师乐安大多数时候不同他争论什么,但是只要她想争论,一定会将自己辩驳得哑口无言。看师乐安眼神坚定,端王爷也只能纵容地笑了:“行,等到了幽州,我给你几亩地,你自己试试?”
师乐安微微一笑:“你也别想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