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胆汁吐空,总算停了。
客船三个小时后返航,时间紧迫,两人先去邮局发电报,寄信。
出来后直奔百货商店。
说是百货商店,其实只比她们老家镇上的供销社大了一点。
她认真挑选家里急需添置的生活用品。
剪刀,针头线脑,菜刀,锅铲……
就连暂时想不到用处的油布都扯了几米。
苏鸢转了一圈,愣是没找到案板和瓦翁,询问售货员:“请问,哪里可以买到瓦瓮和案板?”
售货员:“赶巧了,今天有大集,你们可以去那里看看。”
苏鸢很意外,“大集怎么走?”
售货员:“出门左拐,直行五百米就到了。”
六十年代,投机倒把监管严格。
像粮油棉花等农副产品不可在集市上交易,但是一些如干鲜果品、土特产品和家庭手工业品等仍旧允许在集市上交易。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十年动荡来临。
苏鸢二人到达集市,果然发现了案板和瓦翁。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二十元拿下一大两小三个瓦翁。
又从旁边摊位上,花了两块五拿下两个菜板。
东西太多,苏鸢雇了一辆人力车送上客船。
令苏鸢意外的是,她们下船后,发现林平早早等在港口。
“嫂子,是团长让我过来帮忙的。”
“早上宋指导看见你们上船了。”
简单解释缘由,他帮着苏鸢将东西运回家。
苏鸢还没来得及喘口气。
苏菲冲到厨房,拿上菜刀就要出去干架。
吓得苏鸢急忙将人抱住,“你干嘛去?”
“我晒得菌菇少了,”苏菲恨得咬牙切齿,“一定是钱婆子偷得。”
这些天,他们也从家属院嫂子们口中得知,隔壁钱婆子手脚有些不干净。
苏鸢摁住小丫头的头,“那点菌菇也值得你去拼命?”
“把刀放下!”
苏菲拧着身子往外挣,“那是我的东西,凭啥给她?”
这是又犯倔了。
苏鸢没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