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战场失踪,经最终确认,已经牺牲。
具棺木、尊墓碑,个墓穴,按照编号顺序,一一对应,整齐地排列在老河滩禁卫军烈士公墓。墓地原来的面积已经不够了,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向外扩大了一倍多,经过一番简单的平整后,才将所有阵亡的军官和士兵入土为安。被扩进公墓的耕地,禁卫军以十倍高价永久买断,还为失去耕地的佃农,在朝阳锦州地区安排工作。
总政治部,退役和伤残军人事务局(原:退役和伤残军人安置局)的工作人员,首先朗读《阵亡和伤残军人抚恤条例和标准》,然后对主要的抚恤细则进行详细说明。最后公布统一标准的阵亡和伤残军人的抚恤金额2000两国家建设债券,直系亲属享受烈士家属待遇,在耕地、教育、就业,以及北方经济特区公务员考试等方面,在北方经济特区管辖范围内优先安排、优先录取。
总参谋部参谋长宁远,为此次参加大凌河二次战役的所有指挥和战斗人员,颁发大凌河战役纪念勋章。
分别授予坚守大凌河防线的第1、2、3师,以及第14、15、16师,集体三等功。
授予坚守磐石村阵地,面对数倍强敌,敢打敢拼,死战不退,全员挂花,死守阵地不失,全团伤亡四分之三的43团,集体一等功,一并授予43团“铁血磐石团”称号,授予赤龙觉醒团旗和赤龙觉醒团徽。43团,成为禁卫军建军以来,第一个获得功勋团称号的步兵团。
一面鲜红的团旗交到了43团政委刘挣上校的手中(王松团长在医院养伤、蒋尚武副团长受伤更重,需要更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团旗展开,鲜红的旗面上,中间是一个横向的炮弹形状的镶着金边的红色臂盾,臂盾最前方,写着“铁血磐石团”字样,一个硕大的金边红色五角星镶在臂盾中间,五角星中间是一个金色的“禁”字。从炮弹形臂盾的弹尾处伸出一个硕大的拳头,手里反握着剑形军刺,刺刀向下,一只金龙盘着臂盾,从臂盾上方伸出头看向前方,张开巨口嘶吼。团徽是圆形的,上面的浮雕和旗面的设计相同。
参加葬礼的43团代表,直接把做工精细的“赤龙觉醒”团徽别在了胸口,和禁卫军军徽并列,从此43团成为禁卫军史上第一个双徽团。他们用自己的牺牲,赢下了今天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