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禁卫军 > 第139章 加特林火神(4/7)


    加特林机枪是19世纪末期,欧洲各国控制并扩张殖民地的重要武器;经过改进后的加特林机枪射速最高曾达到每分钟1200发,这在1882年是个惊人的数字。但它也存在一个问题:它的最大弱点是射手在战场上由于激动和杀红了眼而不能控制自己,会发疯似得把手柄转动的越来越快,造成机枪卡壳或爆膛。

    加特林转管机枪从诞生之日起,工作原理就决定了其具有能连发射击,火力凶猛等优点,但也存在重量过大、机动性太差等缺点。正如许多其它发明一样,在军用领域,加特林转管机枪是个“早产儿”——当时的军事思想还没有为其诞生做好准备。

    1862年并不存在对转管机枪的战术需求,因为当时军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将一挺机枪作为大炮使用,转管机枪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而将机枪用在步兵进攻中作为近距离支援武器的思想,直到 1898 年才由美国陆军进行了论证。

    更为不幸的是,就在加特林和其他的天才发明家们不断解决技术难题,努力完善各自发明的同时,也不自觉地为自己的发明创造掘好了坟墓——为自动武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戈辉稍停了一会儿,走到三个单管机枪前,继续向大家介绍:

    从1884年开始,采用管退式、导气式、自由枪机式和半自由枪机式等自动原理的自动武器陆续被发明。同这些单管自动武器相比,加特林转管机枪的优势不复存在了,缺点却更加的明显。

    当1903年理查德-乔丹-加特林的漫长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多管手摇式转管机枪已基本消失。世界上大部分军队转而使用自动武器,如管退式马克沁机枪,导气式勃朗宁机枪和哈其开斯机枪。就是大家看到的,我身边的这三挺机枪。

    许多加特林机枪被当作废铜烂铁,彻底销毁,另一些则湮没在积满灰尘的仓库中,或被发掘利用在博物馆、私人收藏馆中进行展览。我从欧洲和美国买来的近一千挺加特林机枪,具体说是987挺,都是这么来的,很多都是从积满灰尘的仓库中翻出来的,都是新枪,没有用过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加特林机枪操作需要4个人,而马克沁机枪只需要1个人便可以完成。二是射速,虽然每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