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直播记者招待会的实况。有了上次锦州水兵学院的直播经验后,这次的直播做的更好,戈辉还给王春妮提建议,每天都请两三个参会的官员,到电台去对大会的议题进行评论解说,说的对与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们谈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既能让老百姓了解了大会的真实目的,又能看看老百姓有什么反应。王春妮觉得这个很新鲜,于是每天会议结束后,都会请两三个参会的官员去电台直播室,结果效果非常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买得起飞扬牌收音机的人,每天都会守在收音机旁,等着听实事评论。(第一代飞扬牌收音机是不用电的。)
王春妮还把戈辉的建议扩展了一下,她大胆的请两个外国人对这次大会进行评论,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和香港《德臣报》记者端纳,就被王春妮请去做时事评论了。他们二人的评论,更是在列强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两个人不偏不向,各有各的观点和解读,站在中立的角度对北方经济特区的成立,对列强,对大清,对老百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做了很深入的解读。
远在北京的慈禧太后,每天一到时间就守在飞扬牌收音机旁边,等着听每天的新闻发布会,接着再听时事评论,她一天都不落下。看慈禧太后认真听收音机的样子,小德张和李连英知道,慈禧太后是越来越喜欢戈辉了。以前慈禧太后对戈辉老出幺蛾子还颇有微词,现在却一点意见也没有了。
确实自从戈辉出现后,列强给北京的压力越来越小,那些呆在北京天天没事干的各国公使们,以前经常到皇宫来找点麻烦,现在基本不来了,列强已经把注意力全部转移到东北了。慈禧太后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安生了,操心的事儿也是越来越少了,仪銮殿也难得的变得清静了,就连临朝听政的事儿,也不怎么去了,隔三差五的才去一次。
戈辉也在收音机旁,听了他们的讨论,戈辉觉得这两个外国人分析的很到位很透彻,基本达到了戈辉期望的效果。戈辉觉得应该聘请这两个外国人担任他的外事顾问。当然,这得等大会结束了再说。
列强们心中五味杂陈,对这个发展越来越好的北方经济特区,他们是又爱又恨,又喜欢,又害怕,心情极度的扭曲,极度的复杂,昔日的八国联军心中各有各的想法。
英国,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