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翰林马上答应了,他现在很喜欢这支禁卫军,要是有这支军队保护,那他再也不怕俄国人和土匪了,所以他想把这支军队留下来。
这三天里,戈辉带领禁卫军战士不停的进行训练,希望能通过不断的体能训练来平复开枪杀人对内心的冲击。同时还派出两人一组二十批侦察兵,去各处侦察,现在戈辉两眼一抹黑,不亲自搞清楚周边的状况,行动起来会非常的被动。
这支禁卫军对村里的任何人都秋毫无犯,说话即礼貌又客气,看到有些村民在干活,他们还主动过去帮忙,有些村民房子破了,他们还主动过去帮助修房子,在基地的时候他们都变成了盖房子的好手,现在有用武之地了。还去帮孤寡老人去挑水,打扫院子。
这一切孙翰林都看在眼里,特别是禁卫军军需官刘城每天都会把昨天的住宿费和饭钱交给孙翰林,而且孙翰林不要都不行。渐渐地孙翰林也意识到了,他是留不住这些支军队的,这支军队的志向也决不在这里。
在这三天里,戈辉找到孙翰林。从孙翰林那里得知,我们现在的位置离义州不远,这和孙翰林说的一样。向东是医巫闾山,越过医巫闾山就到了辽中地区,向西是朝阳或北票,往南是锦州,往北是阜新。
戈辉还希望孙翰林能发动村里的老百姓给他们做千层底的布鞋。普能布鞋10文一双,棉鞋20文一双,做多少,他们收多少,做的时候注意做大一点,因为他们脚上都裹着裹脚布呢,做小了穿进去太挤脚。他们从俄国人身上扒下来的衣服,洗过后,都可以作为布鞋的原料免费送给村民。
孙翰林一听马上同意了,这是好事,这是拉近他们与禁卫军关系的好事情。况且人家还是不白拿,是付钱的,还免费提供一部分原料,这样的好事儿哪找去。
另外,前两天从俄军那里缴获的水连珠步枪就先寄放在孙翰林那里,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再来取。孙翰林自是满口答应,他愿意通过各种方式和禁卫军拉近距离。多年经商的他,很少看走眼,戈辉率领的这支禁卫军,前途一定不可限量,现在自己为禁卫军所做的一切都是投资。
三天很快结束了,派出去的二十组侦察兵们也都陆续回来了,对所探察到了情况向戈辉等人一一做了汇报,最后经大家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