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转向工业文明的崛起。北美大陆的第一座钢铁厂内,墨家机关术改良的鼓风炉正在轰鸣,烟囱里冒出的不是黑烟,而是经过量子净化的水蒸气。“先祖将《永乐大典》中的科技残卷与墨家传承结合,”他调出历史影像,19世纪的唐人工程师正在调试蒸汽机车,“这才有了后来的跨越式发展。”
此时,量子屏幕突然聚焦唐朝。武则天的全息影像出现在书房中央,她身着龙袍,目光如炬:“朕以女子之身承大统,非为一己之私,实乃破千年之桎梏。”李浩哲若有所思:“唐朝的开放,很大程度源于这位女皇的魄力。她重用寒门子弟,打破贵族垄断,这与墨家‘尚贤’、法家‘军功授爵’的理念不谋而合。”
长安大学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进行一场特殊实验。他们用量子计算机模拟百家思想的不同组合,试图解析文明发展的最优解。“当儒家的教化、法家的秩序、墨家的创新形成闭环,社会发展效率提升273。”首席科学家展示着数据模型,“这印证了大唐联邦制的底层逻辑。”
在国际文化论坛上,来自全球的学者围绕“文明基因”展开讨论。罗马代表展示了他们将斯多葛哲学与大唐制度结合的成果;非洲国家代表则分享了借鉴墨家“兼爱”思想构建社区互助体系的经验。“我们的文明不是封闭的孤岛。”李浩哲在主旨演讲中说道,全息屏幕上,百家争鸣的场景与现代国际合作画面重叠,“两千年前的思想碰撞,至今仍在为人类提供智慧。”
夜幕降临,长安的量子灯光照亮城市轮廓。李浩哲站在总统府的露台上,望着远处磁悬浮列车划出的光轨。智能眼镜突然弹出消息:考古队在敦煌发现了墨家失传的“天工图”残卷,其中记载着星际航行的早期构想。“文明的探索永无止境。”他对着夜空低语,“从春秋的百家争鸣,到大唐的联邦共和,我们始终在思想的碰撞中寻找新的可能。”
马婉婷走到他身边,将一件披风轻轻披上。远处的大雁塔在量子灯光下焕发出新的光彩,塔身的智能投影正在播放《论语》《韩非子》《墨子》的经典片段。千年之前,这些思想在中原大地激荡;千年之后,它们化作文明的基因,在新大陆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而李浩哲和他的同胞们,正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让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