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122章 大秦新光:创造浪潮下的时代传奇(2/3)
头,看着手中的铁剑喃喃自语。

    这时,年轻的工匠李锐走了过来。李锐自幼对锻造工艺感兴趣,常琢磨如何改进技术。“赵主管,我有个想法。我们能否改进铸造工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比如采用新的模具,批量浇铸。”

    赵猛眼睛一亮:“说来听听。”

    李锐拿起一块陶土,边比划边说:“我们可制作陶制模具,将铁水倒入,一次成型。如此一来,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保证兵器规格统一。”

    赵猛听后,兴奋地拍着李锐肩膀:“好小子,就按你说的试试。”

    于是,李锐带领几名工匠开始试验。他们反复调整模具形状、铁水温度,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成功铸造出一批铁剑。这些铁剑剑身笔直,锋刃锐利,且制作时间大幅缩短。

    赵猛带着铁剑进宫面见嬴政。嬴政拿起铁剑,轻轻一挥,空气中传来呼呼风声。“好剑!赵猛,此乃我大秦军队之利器,速速扩大生产,装备全军。”

    得到嬴政的认可,兵器坊日夜赶工。铁制兵器逐渐取代青铜兵器,大秦军队战斗力大增。李锐也因这项发明受到重赏,成为兵器坊的技术骨干,他的铸造工艺在民间流传开来,推动了整个冶铁行业的发展。

    咸阳城中,一座巨大的铸铜场正在紧张施工。这里,即将诞生的是十二尊巨型铜人,它们将屹立在咸阳宫前,彰显大秦威严。

    负责铸铜工程的是老工匠孙奇,他经验丰富,技艺精湛,曾参与诸多大型铸造项目。但此次铸铜人,难度远超以往。

    “这铜人高大,需大量铜料,且要保证造型精美、比例协调,谈何容易。”孙奇望着设计图,眉头紧锁。

    助手刘成在一旁安慰道:“孙师傅,我们集众人之力,定能完成。只是铜料的熔炼和浇铸,还需改进工艺。”

    孙奇点头:“不错,我打算采用分块铸造,再拼接成型的方法。先铸出铜人的各个部件,最后组装在一起。”

    于是,铸铜场的工匠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熔炼铜料,有的制作模具,有的雕刻花纹。孙奇亲自把关每一个环节,确保质量。

    在熔炼铜料时,他们遇到了难题。铜料纯度不够,导致铸件有瑕疵。刘成提出:“我们可在铜料中加入其他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