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面上着陆,省下了很多基础建设的费用。”
“我们这款飞艇,能保持在160k\/h左右的巡航速度,在枢纽城市隔夜达这个细分领域,绝对无人能敌。”
见众人脸色依旧不善,云志远补充道:“空运比起航运速度快,但成本高。”
“如果改用飞艇,速度虽然会降低,但仍然比航运快得多,而且不需要漫长的陆运再转一次。”
云志远的话音刚落,下面就有人开始窃窃私语,显然对他的观点持怀疑态度。
忽然有人提问:“你该不会用氢气来填充吧,二战时期兴登堡号的灾难大家都记得,就算技术进步了,你怎么能保证不会爆炸!”
云志远硬着头皮说:“飞艇发展不起来,主要是因为氦气稀缺,氢气又不安全。”
“从性价比上来看,我们还是主推氢气,至于安全方面,无需多虑,我们的飞艇就像穿了多层防护服,碳纤维骨架和气密材料能防止泄漏,传感器像敏锐的小卫士提前预警,防火材料能控制火势,再加上防雷设计和燃料电池,安全性大大提高。”
然而,台下的投资者们大多面露不屑。
因为他们清楚,只要出现一场事故,消费者们就不会买单。
再说了,用飞艇来拉货,有些贵。
用来拉人,又觉得不安全。
当然,轻质气体的选择也是个问题。
虽然氢气具有更高的升力和更低的成本,但它的易燃性仍然让许多人心有余悸。
氦气虽然安全,但成本高且供应稀缺,这也是目前限制飞艇大规模商业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
这时,一个投资者站起来质疑道:“你想过没有,当飞艇卸载这60吨货物后,不就意味着它马上轻了60吨吗?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云志远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只能尴尬地站在台上,手足无措。
原本就紧张的气氛,此刻更是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台下的投资者们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眼神中满是质疑和不满。
就在众人耐心几乎要耗尽的时候,一个声音从会场的后排传来:“这个飞艇怎么卖?一架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