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行业规模非常小,职工总数仅有2000余名,生产设备也只有大约500台,每年最高用铜量仅仅6500吨。
由此可见,在那个年代,电线是多么珍贵的物资。
一般情况下,都是优先供应给一些保密单位,然后才是工厂,最后才轮到居民用电。
在四九城,要是居民想要把电线接入家中,户主还得另外掏钱,而且这个费用可不便宜。
所以,有一部分人因为舍不得花这笔钱,依旧在使用煤灯照明。
“辰溪啊,这些电线花了多少钱呀?”老支书问出了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
虽然现在村里赚了一些钱,但老支书曾经经历过穷苦日子,深知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就算手里有点积蓄,也总是不舍得花,能省则省。
李辰溪想了想,随口说道:“不贵不贵,2200米的电线加上100个灯泡,总共也就210块钱。”实际上,这些东西原本只花了他两百块钱,他只是象征性地加了十块钱。
毕竟,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东西要是拿出去卖,价格翻个两三倍都不是什么难事,主要是因为电线的产量实在太低了。
其实,李辰溪自己也不太清楚在这个时代,电线到底是不是管制物资,市面上有没有得卖。
“210块啊,那还行,还行。”老支书听了,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原本他还以为要花很多钱呢,可把他担心坏了。
大队长在旁边也忍不住猜测道:“老支书,我看这些东西估计没那么便宜,辰溪是不是通过特殊渠道弄来的呀?”
李辰溪连忙摆了摆手,说道:“哪有什么特殊渠道,您想多了。”尽管李辰溪嘴上否认,但大队长和老支书心里都明白,这些东西肯定是通过特殊渠道弄来的,说不定李辰溪还搭进去了不少人情。
就像之前村里的水力发电机,要是靠村里自己的财力去买,就算把整个李家庄掏空,估计都买不起。
“我这就回去给你取钱。”老支书说道,“我身上没带这么多钱,得回去拿。
咱农村人,谁没事儿身上带这么多钱啊。”老支书心里清楚,现在村里能拿得出来的钱,得先给李辰溪。
毕竟李辰溪已经为村里垫了不